“冬病夏治”正當時|徐州市礦山醫(yī)院三伏貼、三伏灸等您來約!

    發(fā)布時間: 2024-06-20 09:01:31 瀏覽次數:
    ?0516-69851111
     
     
    三伏是初伏、中伏和末伏的統稱,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。“伏”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。每年三伏天出現在公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,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、氣壓低、濕度大、風速小。
    三伏天還是一年里天氣最熱的時候,人體毛孔大開,艾灸的溫熱刺激容易滲透進經絡、臟腑深處。熱能溫陽,陽能祛寒,三伏灸借助天時,能掃蕩體內的陰寒之氣,防止一些虛寒性疾病在秋冬復發(fā),這就體現了中醫(yī)“春夏養(yǎng)陽”、“冬病夏治”的思想。三伏天做艾灸,三陽相加,取得的效果可以達到1+1+1>3。
     
    關于冬病夏治
     
     
    “冬病”是指容易在冬季發(fā)作或加重的疾病,如肺氣腫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過敏性鼻炎等疾病。“冬病”易發(fā)人群,多為虛寒性體質,通常的表現為手腳冰涼,畏寒喜暖,怕風怕冷,容易疲勞等。
    "夏治"是指利用夏季人體陽氣最旺盛之際,治療寒性疾病。
     
    關于三伏貼
     
     
    三伏貼以《素問·四氣調神論》中“春夏養(yǎng)陽秋冬養(yǎng)陰”與《靈樞·邪客》中“天人相應”為三伏貼的指導原則。釋為三伏天全年陽氣最足的時候,通過特殊調配的藥物作用在人體相應的穴位,可使藥物持續(xù)刺激穴位,達到溫經散寒、活血通脈、調節(jié)臟腑功能的效果。
     
    關于三伏灸
     
     
    三伏灸,又稱“天灸”,是中國傳統醫(yī)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,與現代預防醫(yī)學有異曲同工之處。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,是中醫(yī)學、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。這種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,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,即在每年的頭伏、中伏、末伏這三天(三伏天),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,在對應穴位貼上中藥,使藥物發(fā)生特殊的藥理變化,并通過經絡、穴位刺激機體,調節(jié)機體功能,以達到灸治的效果。
     
    三伏時間表
    伏前(九毒日、預熱灸):         
    2024年7月05日  星期五
    初伏(補氣血、排寒濕) :        
    2024年7月15日  星期一
    中伏(消暑熱、健脾胃) :        
    2024年7月25日  星期四
    中伏加強(養(yǎng)臟腑、排寒毒):   
    2024年8月04日  星期日
    末伏(收神氣、固元陽):         
    2024年8月14日  星期三
     
    敷貼地點及預約咨詢電話
    徐州市礦山醫(yī)院門診五樓康復醫(yī)學科門診
    預約咨詢電話:0516-69851093
    徐州市礦山醫(yī)院住院部十二樓中醫(yī)科
    預約咨詢電話:0516-69851227
     
    三伏貼、三伏灸適應癥及禁忌癥
    適應癥
    01、呼吸系統疾病
    哮喘,慢性支氣管炎,鼻炎,咽喉炎,久咳,體虛易感冒。
    02、消化系統疾病
    慢性胃腸炎,胃潰瘍及其引起的胃脹、胃酸、胃痛等,胃腸功能紊亂,慢性腹瀉。
    03、婦產科疾病
    慢性盆腔炎、痛經、產后頭痛、產后風、宮寒不孕等。
    04、神經系統疾病
    暈、頭痛、頭眠、肢體麻木、面癱、中風偏癱等。
    05、疼痛證
    頸肩腰腿疼、關節(jié)炎、風濕及類風濕關節(jié)炎、坐骨神經痛。
    06、亞健康
    免疫力低,亞健康,身體及四肢寒冷怕冷,小兒厭食、遺尿、發(fā)育不良。
     
    禁忌癥
    01、敷貼部位有皮膚創(chuàng)傷、皮膚潰瘍、皮膚感染者;
    02、對敷貼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者;
    03、瘢痕體質者;
    04、有嚴重心、肝、肺、腎、腦疾病患者;
    05、惡性腫瘤晚期、嚴重糖尿病患者;
    06、處于疾病發(fā)作期(如發(fā)燒、正在咳喘等)的患者;
    07、孕婦應禁用或慎用敷貼療法;
    08、2歲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膚嬌嫩,貼敷容易引起感染,也不宜進行這項治療;
    09、醫(yī)生認為不宜使用的患者。
     
    三伏貼、三伏灸特點
    1、因人制宜:所有三伏貼穴位均由中醫(yī)專家(副主任中醫(yī)師及以上)根據患者體質辨證論治后開出,為患者選取最佳穴位組合,達到最佳治療效果。
    2、因病制宜:三伏貼、三伏灸選用藥物根據疾病特點,擬定專病專方,達到冬病夏治、未病先防的療效。
    3、安全有效、副作用少,穴位貼敷經皮給藥,減少臟腑功能損傷,避免打針、吃藥之苦。
    4、操作簡單,易于接受,便于觀察,如有不適可立即將藥物撤除!
     
    注意事項
    01、一般貼敷3年為一個療程,療程結束后可根據情況繼續(xù)貼敷以鞏固療效。
    02、貼敷期間飲食宜清淡,慎食辛辣刺激和肥甘滋膩之品,忌食生冷食品。
    03、貼敷期間注意局部皮膚的清潔,避免感染,嚴禁撓抓,宜用清水、溫水沖洗,不易使用肥皂、浴液等搓洗。貼敷當日不宜游泳。
    04、貼敷時局部皮膚有癢、熱、微痛、少數可出現小水泡,貼敷后皮膚有色素沉著均為正常反應。
    05、貼敷期間如出現局部皮膚起水泡以及其他不適,應及時告知醫(yī)生,在貼敷門診給予及時處理。
    06、有嚴重心肺功能疾患者、急性呼吸道感染、發(fā)燒期間不能貼敷。
    07、三伏貼、三伏灸只是防治疾病的一種手段,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,原本正在服藥的慢性病患者貼敷期間不得自行盲目減藥、停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