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色技術 | 徐州中西醫(yī)結合醫(yī)院中醫(yī)適宜技術——督脈灸

    發(fā)布時間: 2024-11-25 08:31:54 瀏覽次數(shù):
    ?0516-69851111
     
     
    《黃帝內經(jīng)》云:“病在督脈治督脈。”督脈為陽脈之海,總督人體諸陽,對全身陽經(jīng)氣血起調節(jié)作用。督灸的優(yōu)勢是將經(jīng)絡、俞穴、藥物、艾灸綜合作用融為一體,具有益腎通督、溫陽散寒、行氣破瘀、通痹止痛、調和陰陽、激發(fā)人體免疫力的功效。因其安全、有效,無任何毒副作用,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,增強身體免疫力,所以深受人們喜愛。
     
    什么是督脈灸?
     
     
    督脈灸又稱“鋪灸”“督灸” “長蛇灸” “火龍灸”,是中醫(yī)傳統(tǒng)外治療法之一。督脈灸是一種在背部督脈循行處施以隔藥灸的療法,其通過經(jīng)絡、腧穴、藥物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,從而達到益腎通督、溫陽散寒、壯骨透肌、破淤散結、通痹止痛等功效,被譽為“灸中之王”。
     
    督脈灸的原理是什么?
    生姜加溫,協(xié)同溫透。
    生姜同樣性質溫和,其解表作用能夠滲透肌膚表層,發(fā)揮散寒祛濕的功效,實現(xiàn)內外通達,驅除寒濕之邪。
     
     
    艾絨辛溫,通達諸經(jīng)。
    艾絨以其溫和而不燥烈的特性,擅長通行于人體的十二經(jīng)絡及奇經(jīng)八脈,有效驅散風寒,充實元氣,強健體魄,并能深入臟腑,溫通血脈。
     
     
    這兩種藥材相互作用,協(xié)同增效,在體內促進物質交換,借助純陽之氣將體內的寒邪、濕邪、熱邪、瘀血等病邪驅逐至體外,并得以排出。
     
    督脈灸適應癥有哪些?
    01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
    支氣管哮喘、過敏性鼻炎、慢性支氣管炎及體質虛弱易反復感冒者。
    02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
    脾胃虛弱、虛寒性胃痛、慢性腹瀉、消化不良、小兒厭食等。
    03運動系統(tǒng)疾病
    各種類型的關節(jié)炎、頸肩腰腿痛、慢性肌肉勞損、強直性脊柱炎等。
    04生殖系統(tǒng)疾病
    屬“宮寒”類型的婦科疾病,如慢性盆腔炎、痛經(jīng)、宮寒、不孕癥、月子病等;屬“腎陽虛”的男性疾病,如陽痿、早泄等。
    05亞健康狀態(tài)
    各種虛寒證、常年手腳冰涼、慢性疲勞綜合征、神經(jīng)衰弱、失眠多夢、免疫力低下等。
     
    督脈灸的禁忌人群?
    孕婦、哺乳期女性
    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
    血糖控制不穩(wěn)定的糖尿病患者
    出血性疾病患者
    皮膚對熱不耐受者及局部嚴重皮損者
    濕熱證人群
     
    督脈灸的療程安排?
    督灸的療程通常根據(jù)患者的病情、年齡和體質而定,一般建議每周一次,四次為一個療程。
    一個療程結束后,可休息兩周再進行下一療程的治療。
    這樣既能保證治療效果,又能避免過度治療帶來的不適。
     
    督脈灸后的注意事項?
    1、督灸治療后經(jīng)脈已疏通,此時患者感到周身輕松,要注意規(guī)避風寒,防止風寒之邪乘機襲入,再次凝澀絡道,導致疼痛不止。
    2、督灸后要求常規(guī)保溫,不可在冷氣調制的房間內睡眠和工作。
    3、督灸后頭腦感到清醒,精神振作,不可趁機熬夜或者超體能工作。
    4、督灸后功能鍛煉不應突然增加,要循序漸進,防止新的損傷。
    5、督灸后無特殊情況不要涂抹任何藥物,如有起泡者,可讓泡痂自行脫落或就醫(yī)處理。